昨天又到了Startuphk,本著釣大魚的心態,結果大魚沒上釣,變得很沒癮,IM裡頭的你,總哄著我presentation boring不等於人boring,我只知道他不的答案不能滿足我這機會主義者。
然而,boring presentation裡頭的,卻即一顆單純去夢想的心,我很欣賞。你在美國找到美國夢,我希望你在港這段時間也找到。
Joel是英國人,滿口是碧咸式含糊其詞的英式英語,原是網頁編寫員(coder),一直卻希望創一番事業,失敗了幾次,終於小心翼翼地推出BufferApp--一個專為用家貼twitter post的程式,結果大受歡迎,已有10萬以上用戶,還得到天使基金灌水送了他們40萬美元。
成功還是靠勇字當頭。「當我們拿到$150-200一個月,可以足夠去支付機票,我們就買機會去三藩市,因我們去矽谷滿有憧憬,那時我們一個人也不認識,只是靠網上連繫了幾個人。」他說的幾個人,變成了他們的connectors,教他們找地方住,認識其他startup,最後發現自己應該籌募資金,結果在他們手頭資金快要用光的時候,天使出現。
他看得很輕鬆,是典型歐洲人隨遇而安的人,又或許,是敢於冒險的人。「因為美國簽證過期了,我們要離開美國,因為我是英國人,拍檔是奧地利人,都看夠歐洲了,不想回家,我們想過澳洲,但聞說那裡創業氣氛不太好。一年前轉機去日本時,來了香港一天,感覺這裡不錯,就來了。不去內地,因為內地用不到twitter啊!」
Joel打算留港至少3個月,直至他們拿到簽證到美國為止。「如果找到一個員工,能願意跟我們飛來飛去的,我們會聘用的。」
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
這天雨很大
這天雨很大,大得看不見海岸,不見了南巴勒海峽,更遑論中環了。冷冰冰的雨水,多像我們的心情。雖然我知道落馬州很冷,但我寧可跟你交換,百無聊賴待在家裡,總令人胡思亂想。
這幾個月來,對「未來」有了一番新體會。或許他們是對的,若你遇上對的人,你會想到未來。又或許,是我選擇過跟我以為最了解我的人相處過2年,結果還又是錯配,開始要非常非常謹慎地考慮未來,我知道我再受不起再多一次的打擊。
你沒有困擾我,是我困著自己。朋友說,我這樣認真地去考慮,已經很好了。我只想,甚麼是很好的照料,我不想讓人傷心。讓人傷心,更傷我心。
那蘋果在我桌上,拍下加在上效果變成電話wallpaper奇好,這樣我就可以每天對著它,想起你,那是你給我(借貸)的電話。(然後記著要還錢)錢是(還)沒有還,卻看蘋果看得目眩了,變成了真正的apple of my eye。你這好心的人,原來早有預謀!
然後我又想起我這些年來仰賴的信仰,我很想你告訴我這不會是我們的衝突,你一句「妄想」似乎又刺了我一箭,眼淚流下,不是為過去,是為我們,你輕輕拍拍我著的背,那時我才明白,我多麼怕失去你的安慰,原因原來比依賴還多一些。
我老土,打從心底希望擁有「永遠」,不是幾星期、幾個月、數年,而我知道,永遠,不是我能控制,我不過是塵土,我相信,永遠只有一處可尋。我不怕你挑戰我的永遠,只是,那是我的家,我一直最珍重的。我不能強逼你做任何事,我知道。如果這是一個package,自由與蘋果,你會選擇前者吧,我知道。if-then condition我們都懂,給我一個alternative ans吧,退休後還妄想自己能砌一個模型出來縱橫股市的你,你搖搖頭,給他劃上一個past tense。
羅所門寫《雅歌》裡,書拉密女說過最美麗的一句說話:「愛情,眾水不能熄滅,大水不能淹沒,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,就全被藐視。」
數個月前心裡滿是嘲笑地看著這句說話,因為我覺得那根本不存在,那天,意外的我又感動了,拿著這句話,跟上帝爭論,這天,我只能歎氣默念,看著那蘋果發呆。
這幾個月來,對「未來」有了一番新體會。或許他們是對的,若你遇上對的人,你會想到未來。又或許,是我選擇過跟我以為最了解我的人相處過2年,結果還又是錯配,開始要非常非常謹慎地考慮未來,我知道我再受不起再多一次的打擊。
你沒有困擾我,是我困著自己。朋友說,我這樣認真地去考慮,已經很好了。我只想,甚麼是很好的照料,我不想讓人傷心。讓人傷心,更傷我心。
那蘋果在我桌上,拍下加在上效果變成電話wallpaper奇好,這樣我就可以每天對著它,想起你,那是你給我(借貸)的電話。(然後記著要還錢)錢是(還)沒有還,卻看蘋果看得目眩了,變成了真正的apple of my eye。你這好心的人,原來早有預謀!
然後我又想起我這些年來仰賴的信仰,我很想你告訴我這不會是我們的衝突,你一句「妄想」似乎又刺了我一箭,眼淚流下,不是為過去,是為我們,你輕輕拍拍我著的背,那時我才明白,我多麼怕失去你的安慰,原因原來比依賴還多一些。
我老土,打從心底希望擁有「永遠」,不是幾星期、幾個月、數年,而我知道,永遠,不是我能控制,我不過是塵土,我相信,永遠只有一處可尋。我不怕你挑戰我的永遠,只是,那是我的家,我一直最珍重的。我不能強逼你做任何事,我知道。如果這是一個package,自由與蘋果,你會選擇前者吧,我知道。if-then condition我們都懂,給我一個alternative ans吧,退休後還妄想自己能砌一個模型出來縱橫股市的你,你搖搖頭,給他劃上一個past tense。
羅所門寫《雅歌》裡,書拉密女說過最美麗的一句說話:「愛情,眾水不能熄滅,大水不能淹沒,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,就全被藐視。」
數個月前心裡滿是嘲笑地看著這句說話,因為我覺得那根本不存在,那天,意外的我又感動了,拿著這句話,跟上帝爭論,這天,我只能歎氣默念,看著那蘋果發呆。
2012年1月9日星期一
為何Mark Zuckerberg的女友是華人?
因為工作的緣故,少不免沈淪互聯網大海認識人,早就聽聞過香港個蚊型組織叫作Start-up Hong Kong,讓科技創業家每星期聚首一堂,集思廣益。一直以為這個組織只有小貓幾隻,昨晚出師有名追隨受訪者Enterproid去也,嘩,小小場地坐滿數十人,位子不夠要站著。陽盛陰衰,是在公司完全相反的一番風景。
先不說正經的,香港走IT的創業家少之又少,在場的都是鬼佬,傾多兩傾,發現故事都是一樣:老婆是香港人,因要生小孩/孩子身體出問題了,就來了香港,才發現香港稅低、法律制度穩健、科技人才便宜,why not?
「你不會明白,多年來,工程學院可以找到的女生,大多都是亞洲人。」來港數年的美藉創業家滔滔不絕。
「你意思是,Mark Zuckerberg有個華裔女朋友也不算是一件新奇事了吧?」
「我有個白人女性朋友,升讀大學後才發現,自己是唯一一個白人女學生。以後的日子可忙了,每天都有人向她叩門--邀她約會去也!」
我打趣地謂:「那我明白女性的角色是甚麼了--為香港招攬人才啊!」
先不說正經的,香港走IT的創業家少之又少,在場的都是鬼佬,傾多兩傾,發現故事都是一樣:老婆是香港人,因要生小孩/孩子身體出問題了,就來了香港,才發現香港稅低、法律制度穩健、科技人才便宜,why not?
「你不會明白,多年來,工程學院可以找到的女生,大多都是亞洲人。」來港數年的美藉創業家滔滔不絕。
「你意思是,Mark Zuckerberg有個華裔女朋友也不算是一件新奇事了吧?」
「我有個白人女性朋友,升讀大學後才發現,自己是唯一一個白人女學生。以後的日子可忙了,每天都有人向她叩門--邀她約會去也!」
我打趣地謂:「那我明白女性的角色是甚麼了--為香港招攬人才啊!」
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
免費報紙大混戰
香港700萬人有5份中文免費報紙,多都睇唔晒,每天拿幾份回公司,一同分享,阿婆多拿幾份,當廢紙換錢。各位傳媒老闆明顯跟低下階層有別一番看法,燒錢入市場,是做大個餅,還是做爛市,大家拭目而待。
05年都市日報發掘無人敢碰的金礦,07年AM730、頭條加入,亦賺大錢,頭條每日近百頁的小報,成為星島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,只能歎收費不如免費。《晴報》和《爽報》分別於今年7月和9月加入戰場,昨晚5大免費報老闆/CEO齊齊現身,出席香港廣告客戶商會的論壇,向各大老闆SELL自己,我們各位讀者(終極無實權老闆)看看自己如何被人利用。
經濟日報集團董事總經理麥華章細說倫敦一遊的頓悟:
「之前去倫敦發現小報《每日郵報》(Daily Mail)的成功之處,其他小報日日都有Page Three Girl,個個都是酥胸半露,有的更上半身全裸,《每日郵報》就專攻女性市場,結果非常成功,還出了一份免費地鐵報Metro。回到香港發現香港沒有一份女性報紙,《晴報》就專攻消費力高的OL,紙質好不會甩色在手袋上,內容又乾淨。(不搞電子平台)網上平台不賺錢,我們是中小企,野心不大。」
如果沿著麥Sir的思路走就會明白,經濟日報集團大部份的刊物,都target男士,坊間看頭條、AM都是師奶、學生(!?),「萬份調查有2成OL不拿免費報紙」,他們是中小企,野心不大,拿到小小利潤已足夠。那眾多投訴「拿不到晴報」的人就要明白,因為閣下公司不在CBD,屋苑不夠高檔次,自然被剔除在內。
不過那2成沒那報紙的OL,究竟有多少人會選擇拿晴報,不拿出iPhone,簡簡單單看看動新聞或是mytv?抑或上上she.com/babykingdom/facebook?不過,我也沒有批評的資格,反正公司在工商廈,又非高消費力一群。
只想起當日與學者淺談免費報市場,將來免費報只是「老人報」,給沒追上digital divide的人看。不只是經濟日報,幾位免費報老闆異口同聲說「網上平台賺不了錢,無一個business model是可行」,仍然在印紙。
合指一算,互聯網走了20年改變世界,facebook用了5年雄霸社交網絡,iPhone用了3年改變智能平台,明年踏入5周年,世界會成甚麼樣子,還不知道,商家佬計過數以大博小不值,只有他,在還沒想清楚「如何賺到錢」的情況下,大投資金,搞多媒體《爽報》,他是黎智英。
他堅信一條新聞,能令你引起購物意慾,如果能將報紙,變成商界平台,就是他的目標。在幾位老闆明箭暗箭飛來說他「走得太前」、「野心大」、「燒錢」,他眼神堅定說了這句全場至「型」的說話(可能在廣告客戶/股東聽來是惡耗):「我真不知道如何能賺到錢,我會一路錯一路試,對於我們是很大投資,但我們會做,因為值得。」
那一刻,我真的感覺他是喬布斯上身!
老師晚上聽我瘋言瘋語,不忙一把拉我下來:「世界那麼多Steve Jobs,得一個是成功,其餘的,嘿嘿!蘋果的股價已由07年的高位,蒸發8成多。他在台灣搞電視失利,今次賭仔搏輸了,很難翻身。」
我反骨,希望他搏贏。因為當我手執《經濟學人》推薦的booklist,既不能copy,亦不能直接跳去Amazon買書,令人無名火起;因為我每天看動新聞,看鄭少秋+狼人每天都笑出聲;還有那些可愛的動物片段;轉念再預視自己未來的經濟能力,和我相類似擁護新媒體的一群,或許至少在5年後,才能成為麥Sir眼中的高消費力的目標觀眾。成王敗寇,很快就會知道。
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
MIT的創意
香港常說搞創意產業,搞來搞去都只是搞了氣氛,搞不好硬件。當然,由無變有需要時間,但學習就要從最高學府吸取道理。
麻省理工MIT的Media Lab你或許沒印象,但當我們說起他們的產品,包括可摺合式的city car、剛推出市面的社交機械人、沒有小腿的教授研發的義肢.... 你會眼前一亮。
今年新上任的實驗室總監伊藤穰一昨日到港大演講,講及media lab的運作與成功因素。「Media Lab的成立本是為了收容那些與現有學院格格不入的人,但現在就變成跨學科的研究所。我們很幸運是學校唯一一個跨部門,兼自行發配研究資金的實驗室。正因為跨部門,當Hugh Herr發現安裝智能義肢後,引發神經再生,我們立刻可以找實驗室內的組織科學家與他們合作。」
伊藤本身是第一代的互聯網人,亦是免費瀏覽器Mozilla Foundation的參與者,並是鼓吹資源共享組織Creative Commons的台柱之一,他認為只有「分享」,才會令創意流轉得快,集思廣益,更令創意無邊界。因為你不熟悉的範疇,總有人幫忙。
當年互聯網誕生,就曾有兩爭論,究竟是政府和大財團主導研發,客戶再付費使用,還是容讓用家自由發揮,集思廣益,看看帶來甚麼效果,再一步步修正:「Google的出現成本極低,但如果給大電訊公司做,可能用上10年都未必成功。」
從互聯網亂中有序,再從錯誤裡修正的經營模式,有Google、維基百科、Youtube、Twitter等等,而大家眼內看為「潮物」的蘋果(因為他不是網站,而是硬件商出身),走的封閉路線正是異數。「Facebook見自己的data愈來愈有價值,難免有走封閉的壓力,但他們忘了,facebook的成功,是資訊開放所成就。」
伊藤建議學生(其實是生活大道理,所有人適用),亦不需要太在意按計劃而做,因為反正所有事的效果,永不在自己計劃之內:「Youtube初起步的時候,只是一個給人放短片尋伴侶的網站,當然完全不受歡迎,但他們後來見myspace大受歡迎,於是將youtube功能置入myspace,結果一炮而紅。」
「日本人每一天都有固定會議,這些會議不會帶來創新。」他與大前研一一樣,痛心疾首國人忽略創意:「不要因為局限自己,以為自己的想法別人都有,就放棄不去想去做。我們太多人進入大學,目的只為拿張紗紙離開大學,找份好工作。而賺錢的工作,往往只是每天重覆做一樣的事情,那時你就會不停問自己,我在做甚麼。」
「我們的幼稚園教育很好的,讓你玩讓你嘗試,一上到小學就出問題。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學化學,而不是寫程式?我們(media lab)想表達,其實人生不斷都是幼稚園(life-long kindergarten)。」
麻省理工MIT的Media Lab你或許沒印象,但當我們說起他們的產品,包括可摺合式的city car、剛推出市面的社交機械人、沒有小腿的教授研發的義肢.... 你會眼前一亮。
可摺合電動車CityCar
社交機械人
沒有小腿的教授Hugh Herr研發的義肢.
今年新上任的實驗室總監伊藤穰一昨日到港大演講,講及media lab的運作與成功因素。「Media Lab的成立本是為了收容那些與現有學院格格不入的人,但現在就變成跨學科的研究所。我們很幸運是學校唯一一個跨部門,兼自行發配研究資金的實驗室。正因為跨部門,當Hugh Herr發現安裝智能義肢後,引發神經再生,我們立刻可以找實驗室內的組織科學家與他們合作。」
伊藤本身是第一代的互聯網人,亦是免費瀏覽器Mozilla Foundation的參與者,並是鼓吹資源共享組織Creative Commons的台柱之一,他認為只有「分享」,才會令創意流轉得快,集思廣益,更令創意無邊界。因為你不熟悉的範疇,總有人幫忙。
當年互聯網誕生,就曾有兩爭論,究竟是政府和大財團主導研發,客戶再付費使用,還是容讓用家自由發揮,集思廣益,看看帶來甚麼效果,再一步步修正:「Google的出現成本極低,但如果給大電訊公司做,可能用上10年都未必成功。」
從互聯網亂中有序,再從錯誤裡修正的經營模式,有Google、維基百科、Youtube、Twitter等等,而大家眼內看為「潮物」的蘋果(因為他不是網站,而是硬件商出身),走的封閉路線正是異數。「Facebook見自己的data愈來愈有價值,難免有走封閉的壓力,但他們忘了,facebook的成功,是資訊開放所成就。」
伊藤建議學生(其實是生活大道理,所有人適用),亦不需要太在意按計劃而做,因為反正所有事的效果,永不在自己計劃之內:「Youtube初起步的時候,只是一個給人放短片尋伴侶的網站,當然完全不受歡迎,但他們後來見myspace大受歡迎,於是將youtube功能置入myspace,結果一炮而紅。」
「日本人每一天都有固定會議,這些會議不會帶來創新。」他與大前研一一樣,痛心疾首國人忽略創意:「不要因為局限自己,以為自己的想法別人都有,就放棄不去想去做。我們太多人進入大學,目的只為拿張紗紙離開大學,找份好工作。而賺錢的工作,往往只是每天重覆做一樣的事情,那時你就會不停問自己,我在做甚麼。」
「我們的幼稚園教育很好的,讓你玩讓你嘗試,一上到小學就出問題。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學化學,而不是寫程式?我們(media lab)想表達,其實人生不斷都是幼稚園(life-long kindergarten)。」
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
給喜歡上剋星的你
給喜歡上剋星的你
每個人心裡總有「那些年」,我的,卻是「那些年,我安撫過的男孩」,你是其中之一,多年前坐在我身旁隨時準備叫囂,要我好不容易的按下你。有一天,你纏著我陪我回家,我這溫柔的大好人,聽著你不願告訴朋友的感情事,,大二,就是這麼令人懷緬的一年。那年,我多了你這個男性朋友。
你知道嗎? 菲給你安了個花名,她總是用那種高八度誇張的聲線,形容你送給我的小禮物,可能你總覺得我喜歡吃的吧,小小的蛋糕,還有生日親手製的蛋糕。人很容易受高八度的聲線感染,我總對他們說,你分手了,太悶,剛好我能轉移視線,是種療傷方法吧。那時,我真的這樣認為,過一陣子你就會好起來。
一陣子,就隨著我越洋過海,也隨著你越洋過海,過了很久很久。再次見面,我就徹徹底底,成為你命中的剋星。老實說,我從不信這回事,我是教會長大的孩子,剋星總是開玩笑的吧,想你轉移視線。那天,你又分手了,我又聽了很長的故事。現在才告訴你吧,那時我總覺得你也未免太硬頸,哄一下女朋友都不行,你總是搖搖頭,要一去不回頭。好型啊。
漫長的找工作旅途,我逃避了,你卻選擇在遊戲很多次很多次很多次很多次。那年,待業的你像洩氣的氣球,愁雲慘霧。你不會知道(你亦也許知道的),那天你告訴我,你幾乎不開電話我是如何驚訝。那時我想,如果我可以令你開心一點,就好。
當然,我是剋星,其實應該離開你,你就會諸事順利。說笑的,雖然我慢慢開始相信.....
從你告訴我,你要入冊半年,至半年後,見證著你穿起制服。想不到,你這個叫囂份子,竟然臣服在紀律底下,並徹底愛上了。改頭換面,是形容你的吧。
那天,你穿起制服,扮認真地回答眾位市民的無聊問題。阿SIR,我打從心底覺得你好型!雖然,下班穿起便服的阿SIR,又變了小男孩,扮貓扮狗叫,樂壞了我。
你知道嗎? 那些日子,米每天都不滿我這不滿我那,你卻每一天向我介紹令你有紀律的部隊,還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姐姐。你是介入我和米的關係嗎? 我倒感覺你像我們互調角色的安慰我,我總是一直一直簡簡單單的這樣認為。也像你看景象看浮力看得悶了,我跟你說說笑談談心。也沒甚麼說要甚麼,就是彼此有彼此就好。
擁有夢想的人是最美麗的,常常想,我想在你身邊,沾一些動力、紀律就好。但遺憾人總是自私,我失戀了,總想人哄,特別是放工的那一剎。米仔做不到的,你每天都在等我電話,說一句兩句,阿SIR被逼候鐵人,被逼聽怨女呻吟要釣金龜。看著你愈來愈瘦,真叫人不忍。我知道,我很擅長討愛,就如happy討食物一樣,得一想二,你也很難抗拒。呵呵。
有無數無數次,我把你從歸途中喚了出來。那天,不是你擁著我的緣故,而是我看出,我討得太多,我怕你要傷心了,因為我不能付出甚麼,去滿足你的期望。
說清楚了,也不知是否說清楚了。我沒有說,這一天,我滿腦子都是你。沒有說,因為說了,只是圖添煩惱。
你若是真的領養我多好。
不知那一天再見,你會否又分手了?
每個人心裡總有「那些年」,我的,卻是「那些年,我安撫過的男孩」,你是其中之一,多年前坐在我身旁隨時準備叫囂,要我好不容易的按下你。有一天,你纏著我陪我回家,我這溫柔的大好人,聽著你不願告訴朋友的感情事,,大二,就是這麼令人懷緬的一年。那年,我多了你這個男性朋友。
你知道嗎? 菲給你安了個花名,她總是用那種高八度誇張的聲線,形容你送給我的小禮物,可能你總覺得我喜歡吃的吧,小小的蛋糕,還有生日親手製的蛋糕。人很容易受高八度的聲線感染,我總對他們說,你分手了,太悶,剛好我能轉移視線,是種療傷方法吧。那時,我真的這樣認為,過一陣子你就會好起來。
一陣子,就隨著我越洋過海,也隨著你越洋過海,過了很久很久。再次見面,我就徹徹底底,成為你命中的剋星。老實說,我從不信這回事,我是教會長大的孩子,剋星總是開玩笑的吧,想你轉移視線。那天,你又分手了,我又聽了很長的故事。現在才告訴你吧,那時我總覺得你也未免太硬頸,哄一下女朋友都不行,你總是搖搖頭,要一去不回頭。好型啊。
漫長的找工作旅途,我逃避了,你卻選擇在遊戲很多次很多次很多次很多次。那年,待業的你像洩氣的氣球,愁雲慘霧。你不會知道(你亦也許知道的),那天你告訴我,你幾乎不開電話我是如何驚訝。那時我想,如果我可以令你開心一點,就好。
當然,我是剋星,其實應該離開你,你就會諸事順利。說笑的,雖然我慢慢開始相信.....
從你告訴我,你要入冊半年,至半年後,見證著你穿起制服。想不到,你這個叫囂份子,竟然臣服在紀律底下,並徹底愛上了。改頭換面,是形容你的吧。
那天,你穿起制服,扮認真地回答眾位市民的無聊問題。阿SIR,我打從心底覺得你好型!雖然,下班穿起便服的阿SIR,又變了小男孩,扮貓扮狗叫,樂壞了我。
你知道嗎? 那些日子,米每天都不滿我這不滿我那,你卻每一天向我介紹令你有紀律的部隊,還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姐姐。你是介入我和米的關係嗎? 我倒感覺你像我們互調角色的安慰我,我總是一直一直簡簡單單的這樣認為。也像你看景象看浮力看得悶了,我跟你說說笑談談心。也沒甚麼說要甚麼,就是彼此有彼此就好。
擁有夢想的人是最美麗的,常常想,我想在你身邊,沾一些動力、紀律就好。但遺憾人總是自私,我失戀了,總想人哄,特別是放工的那一剎。米仔做不到的,你每天都在等我電話,說一句兩句,阿SIR被逼候鐵人,被逼聽怨女呻吟要釣金龜。看著你愈來愈瘦,真叫人不忍。我知道,我很擅長討愛,就如happy討食物一樣,得一想二,你也很難抗拒。呵呵。
有無數無數次,我把你從歸途中喚了出來。那天,不是你擁著我的緣故,而是我看出,我討得太多,我怕你要傷心了,因為我不能付出甚麼,去滿足你的期望。
說清楚了,也不知是否說清楚了。我沒有說,這一天,我滿腦子都是你。沒有說,因為說了,只是圖添煩惱。
你若是真的領養我多好。
不知那一天再見,你會否又分手了?
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
失戀是一種病
「世上疾病有種潛服期,我潛服了一月有多,終於病發,一般人叫它做失戀,學名叫作... individualization from commitment of relationships。」
你聽得哈哈大笑,伴著我鬧著玩:「那有甚麼病徵,告訴大夫我。」
「不開心、無心工作(你立即問: 單純是這原因嗎?)..也是的,總是無心機做任何事... 」已經想不到其他了。
「我也明白,那種loneliness確不好受,我有時候也如此感覺,畢竟生活改變了。」
「也不是loneliness,是emptiness。為什麼不work? 我總是問自己。」
「那你覺得為什麼會不work?」大夫上身了。
「因為大家性格,和經歷不夠吧。當人生太多uncontrollable的事,自己又控制不到,就發脾氣在人身上...」
「誰經歷不夠?你?」
「當然不是我啦! 」
「哦, 還是責怪別人呢。那你想要甚麼?」
「甚麼要甚麼?」
「就是關係裡想要甚麼」
「我想要.... 支持吧。當然支持有沒有我也能生活,我最想是他快樂。」
「那他怎樣能快樂?他想要甚麼?」
「我想, 他希望我在身邊。」
「對呀, 這是你最沒法能做到的事。其實你早就明白,你的生活早就被太多事充斥,太多uncontrollable的事,連你自己也控制不到。我在這角度尚且能明白你的處境,但作為一個close relationship裡,接受不了很正常,因為關係,需要時間維持。」
「......唉。」
「明白我為什麼說你不適合拍拖吧。」
「儲錢買姑婆屋吧。」
「哈, 新居屋計劃等緊你!」
「我會抽的!哈哈。」
「又不用那樣灰心的。」
「聽聞1人不算是家庭」
「那領養的算甚麼?」
「未結婚不能領養。」
「啊是嗎」
「不如你做下好心,領養我算了。」
「領養你? 我怕我們買不了置安心,過了quota。」
「叫得做領養,我當然不會工作。」
「哈,但過多幾年,我都會過4萬呀..」
「那你申請宿舍算了..... 」
「據我所知,你吃的也不少.....(下省千字)哈, 這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。」
被拒絕了。灰。。
「能夠在那麼晚時間裡,有人聽我說話,其實已經很好。晚了,睡吧。」
「現在幾點了? 其實我不知道。」
「2點了,快點睡。」
「天啊,明天我是虫。」
「早抖了。」
「.. 早抖。」
你聽得哈哈大笑,伴著我鬧著玩:「那有甚麼病徵,告訴大夫我。」
「不開心、無心工作(你立即問: 單純是這原因嗎?)..也是的,總是無心機做任何事... 」已經想不到其他了。
「我也明白,那種loneliness確不好受,我有時候也如此感覺,畢竟生活改變了。」
「也不是loneliness,是emptiness。為什麼不work? 我總是問自己。」
「那你覺得為什麼會不work?」大夫上身了。
「因為大家性格,和經歷不夠吧。當人生太多uncontrollable的事,自己又控制不到,就發脾氣在人身上...」
「誰經歷不夠?你?」
「當然不是我啦! 」
「哦, 還是責怪別人呢。那你想要甚麼?」
「甚麼要甚麼?」
「就是關係裡想要甚麼」
「我想要.... 支持吧。當然支持有沒有我也能生活,我最想是他快樂。」
「那他怎樣能快樂?他想要甚麼?」
「我想, 他希望我在身邊。」
「對呀, 這是你最沒法能做到的事。其實你早就明白,你的生活早就被太多事充斥,太多uncontrollable的事,連你自己也控制不到。我在這角度尚且能明白你的處境,但作為一個close relationship裡,接受不了很正常,因為關係,需要時間維持。」
「......唉。」
「明白我為什麼說你不適合拍拖吧。」
「儲錢買姑婆屋吧。」
「哈, 新居屋計劃等緊你!」
「我會抽的!哈哈。」
「又不用那樣灰心的。」
「聽聞1人不算是家庭」
「那領養的算甚麼?」
「未結婚不能領養。」
「啊是嗎」
「不如你做下好心,領養我算了。」
「領養你? 我怕我們買不了置安心,過了quota。」
「叫得做領養,我當然不會工作。」
「哈,但過多幾年,我都會過4萬呀..」
「那你申請宿舍算了..... 」
「據我所知,你吃的也不少.....(下省千字)哈, 這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。」
被拒絕了。灰。。
「能夠在那麼晚時間裡,有人聽我說話,其實已經很好。晚了,睡吧。」
「現在幾點了? 其實我不知道。」
「2點了,快點睡。」
「天啊,明天我是虫。」
「早抖了。」
「.. 早抖。」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