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3日星期五

2264

22年了,六四周年,華叔不在,艾未未「被失蹤」,劉曉波的空櫈,趙連海的哭訴,碰上周六的六四,幾多人會去表明心跡,很快就知道。

平反六四,薪火相傳,學界早就對這每年鼓動人心的議題感到興趣,怎麼眾多的香港人,未有親歷其事,未有被鎮壓,沒有受過壓逼,卻多年來堅持伸張正義,日日拜金、對社會冷感香港人突然似是換了臉,乖乖的到維園集合,燭光足夠照亮銅鑼灣的夜空,22年,從沒間斷。

母校教授陳文近幾年都會招人到維園做問卷,去年發表的調查顯示,受訪者有近27%於89年未曾出生,27%於89年時少於6歲,大多透過學校和互聯網得知六四的內容,得出一個薪火相傳的結論。

09年身在荷蘭,與北京朋友就六四事件起了一個激烈辯論,她當時還少,但透過親人告之,當年的確有不少人,乘大學生靜坐趁火打劫,並非軍人一面倒鎮壓學生,亦有軍人被流氓殺害,不用武力鎮壓中國早就完蛋。那是中方「維穩」的思維,至今仍已套用在不少人身上。當然,身為香港人一個本能反應,就是回應「若維護一個政權比人民性命還重要,那不要也罷」,從上而下的家長制,非香港人那杯茶。

林沛理早於09年寫下「虛假的道德優越感」,直指港人的六四情意結,源於尋找面對大陸的一個道德安身立命之所,踩在這一個道德高地,即使小小的香港受了多少輔助,「大香港」依然能屹立不搖,香港的本土意識就能鞏固,我絕對同意。以道德高地製造內地人為「他者」,是港人自回歸後唯一一個較為站得住腳的地方。

一銀兩面,港人多年來維護的,亦引以為榮的,是本地的法制和自由,是以僭建風波接二連三,傳媒對此樂此不疲,為要在公平公正的大意識下有個交代,這在內地人眼裡,我們都是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人,而非既得利益者,對我們的自由就極為羨慕。

不過,當身在其中,這種價值又是否不值一錢?本土意識又是否沒用處?這就要認真思考香港如何自處。假若法制人權自由正是香港立足,足以令香港不致成為內地眾多城市的其中一員,叫阿爺繼續光照我們這片土地,我想這個虛假的道德優越感應該存在。不過堅持裡頭,我們應該檢討自己的視點,不應是針鋒相對,除之而後快的心態,而是對國家一種改變的渴求,一種示範,但胸襟先要廣闊。

昂山素姬日前在港大與港人視象對話,起首就說「people should not be categorized as smart or stupid, good or evil, there are only Learners and non-learners」,被軟禁多年,對軍政府的評價是,「他們只是學得比較慢,我希望他們學得快一點」。

堅持,不是單靠口舌,還有紀律,不是暴力,而是理性爭取。

香港人要走這條路,要學的,還有很多。

共勉之。

2011年6月1日星期三

廣仲陪我去青康藏高原

廣仲第一次去紅館去騷,我也第一次去現場看廣仲,別人在紅館勁歌熱舞,他嘛,一個人拿著結他,唱著吃早餐、看彩虹、大說無聊、說我是白痴,有觀眾會認為內容乏善可陳,觀眾就是看他在陽明山上砌模型也吃吃地笑。

毫無疑問,廣仲的聲線動人淳厚,更重要的是,他對世界、對生活有一份純真和樂觀。

盧廣仲於台灣淡江大學一年級時因車禍住院,表哥送上一支結他,從此踏上音樂生涯,08年推出第一隻專輯,名為「100種生活」,細細道出他生活的一點一滴,對早晨、對考試、對愛情,就是如他的歌聲一樣,要盡情、盡力去擁抱。


有人說過,將事情看得複雜並不算了不起,能夠將複雜事情簡單化才是有才。


廣仲的音樂,簡單得叫人感動得想哭。


那夜,我看見很多一臉稚氣的西裝友,也有不少便裝的潮人,他是屬於我們的年代,還對世界有抱有一點點的希望,還是身仍由己,還是沒太多負擔。


廣仲掛著那燦爛的笑容勉勵你每天還是得堅持去吃早餐,去尋找聰明的彼岸,感謝那些鼓勵你的,亦不要太在意離你而去的人,堅持自己,尋找自己的步伐,其他人怎樣看,SO WHAT?最重要能自我娛樂,人生會變得很精彩。


YEAH!



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

一脈相承

一直自欺欺人謂文字是工具,只要寫得通順流暢、言之成理便可,無需計較文字修飾,雕琢粉飾,反而更為失真。看著一年多前,還在大學裡,我寫的一篇又一篇文章,反而更為動人有想法,儘管想法都是幼嫩,文筆竟是新不如舊。

工作磨人,磨滅人身,亦磨滅人心。沒有想法,隨風擺柳,竟連一點感情也沒有。失去風花說月的能力,失去去思考、被感動的日子,這一天,就連書寫的能力也沒有。

很可怖。

跟曾官說話,明白我已在同一位置停留太久,甚至更退一步。

轉啊轉,我需要更多stimulation。

2011年5月23日星期一

BONUS

人生派第一次的BONUS, 值得紀念的日子, 因為終於覺得, 公司待我不薄。

那天我跟天父說,飛機票我會自己處理,不作聲,希望天父給我多一點BONUS,救濟一下貧窮小可名。上帝的恩典總夠人用,我知道,我對你有信心,你會為我安排,我就全然交托。

2011年5月22日星期日

2011年5月23日

我真的希望,今天是最後一次,把沒有做好的事延遲去做,最後因誤了DEADLINE而變成錯失機會,我知道或者這是不可能的事。但我希望,這是最後一次。

*********

今天,米仔再說一次分手,說了3個多小時,我也不知道那究竟有沒有結果的愛情,能支持多久。但希望這是最後一次,糾纏了2個月了,分不分手也作個了斷。

今天,你說,我給我一個星期安靜,去好好學習大家相處。

我覺得,我需要尋找一些失落了的能力,一些失落了的自信,然後,我才可有這將來。

我累了,我時間表延後,夠了,我要追趕追趕追趕。

或許,就給我一點能力去改變。

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

潘多拉小盒子

希臘神話裡,世界第一個女人潘多拉,因抵不住誘惑,把盒子打開,將不幸帶到世界上。因為智慧之神雅典娜拒絕給潘多拉智慧,所以她行事從不動腦......

若把世上一切醜惡怪罪予潘多拉,其實就是亞當的原罪論一樣,將責任推卸。

小盒子放滿小花,一次又一次吸引我去採,實在分不清,那到底是傾慕,還是令人扣緊心弦的愛情。我痛苦得走去向鯨魚先生訴苦,他溫柔指責我,為了一個認識個多月的人,忘了自己相處了十多年的朋友兼男朋友,到底說不過去。


這天的我忙碌起來,再次抖擻起來,慢慢將情緒放下,一分一分去建立自己。

既然小盒子要合上,由他去吧。你追趕他,還要很多努力,就趁現在好好努力吧!

總有一天,你會拍得住他,配得起他。

2011年4月9日星期六

瑞士之旅

雪山、湖水、富裕、生活,瑞士這處地方絕對惹人暇想,無他,一切優質生活全在於一身,作為參觀者,還是一個分文不花的觀察者,惹人羨慕,理所當然。我嘛,活過數星期的折騰當中,剛踏上24歲的人生,我走到這歐洲美麗小國,讓我在踏足這西歐版圖上,再沒有缺少。

真的,到瑞士,或去就沒有一種目眩的意亂情迷,就如回家一樣,夜裡在街道轉,早上睡在草地上,當然,也有工作的時候 -- 陽光伴著我們走了數天,沒有甚麼比這一切更好。

瑞士人亦曾經由無到有,由販賣勞力(僱傭兵)至今日成為世界第一有錢國民,簡單、熱情,黑錢還在洗,但對環境,他們有一份承擔,藍天放晴,照得綠草如茵,當然亦有核電問題的擔憂。


在瑞士看科技,人與人之間,也是一個個exploration。我們有位高權重的搞氣氛台長,有溫柔的旅遊dj,亦有心如棉花的好男孩、絕世好住家男人,也有滿佈鮮花的小盒子,而我這個怕被人看穿的玻璃盒,聽了很多道理,很多的故事。

學了幾個小道理:
1. 寫專欄不能寫自己的故事,因為那是你last reserve
2. 只要專一,追求你所熱愛

是時候看看用甚麼去fill in我這個玻璃盒。

***********

我打開了小盒子的心。

其實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已打開了小盒子了,他告訴我他家裡的故事,沒有可親近的人,想離開追求自己所想,但卻很想很想很想被愛。為了人,他可以放下書本,他也會主動與剩下的人說說話。他更嚮往感覺。

那他自然很容易與我這個敏感,又愛聽人說話,又愛逗人玩的這麼一個人,相處得很快樂。

我明白,那片草地,只有我們兩人,才可靜靜休息,再多一個,又變開會或是開台。

已記不起那時開始,他就不時拖著我的手,然後微笑著看著我,有時候緊得,我也被觸動了,雖然,很多時候還是覺得他很可憐,想得到照顧。我知道,我並不是他需要的那種,溫柔。

瑞士又變了個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