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7日星期三

每個人心目中的斷背山

終於有時間和心情,看了這套奧斯卡同志片。電影改篇自普立茲獎得主Annie Proulx的短篇小說,故事講述兩名型男Ennice, Jack(Heath Ledger, Jake Gyllenhaal)因牧羊的工作,需在與世隔絕的斷背山上相處兩月,由最初保持距離到相知相識,到後來性慾難耐短兵相接,繼而展開一段「浪漫動人」的愛情故事。

50年代的美國,同志運動還沒有開始,整個社會、甚至他們自己也無法接受這段「畸戀」。及後兩人離開斷背山,循著文化結婚生子,可生活逼人令他們對昔日感情難以忘懷。四年後相約會面,愛火難再壓抑,每每借釣魚之名幽會。如是者二十年的光陰過去,兩人還是沒有勇氣面對感情。一日Ennice收到Jack的死訊,才知道自己已錯失所愛。

恤衫、牛仔褲,加上皮靴、牛仔帽,典型的美國牛仔形象剛陽味十足,或許很難與同志拉上關係。李安顛覆了西部電影(westerns)類型,活現牛仔的內心矛盾。在情感與現實之間,兩名主角有不同的回應。Jack大方瀟洒、敢愛敢恨,無懼別人眼光,Ennice內斂檢點、規行距步,連自己也不敢面對個人慾望。縱使他們盡力配合現實,世界卻沒有對他們有半點寬容,只有在了無人煙的地方,他們才能赤裸地享受那一片天。導演李安接受訪問時說,每個人心目中也有座斷背山。每個人也想回去過去單純美好的小幸福,但事實上Jack與Ennice從沒故地重遊,最美好的回憶,或許只是一個超脫現實的美化戀事,這才是浪漫。

故事由Ennice拿著小包等開工開始,到他撫摸血跡恤衫自言自語說「Jack, I swear...」結束。他成長了,由起初否認自己是怪人(queer),到後來責難Jack把他變成怪人,到最後希望挽回Jack寄出邀請的post-card,他終於勇於面對自己的「真愛」,縱使已經太遲了。Heath Ledger演活了角色,帶著觀眾觀摩Ennice的內心世界。作為一個女性去看這個故事,最初也有點反感,不是因為同性戀,而是憤慨當他不肯面對自己的鬱結的同時,同時置老婆的感情於不顧,更一次又一次令Elma懷孕。Ennice是痛苦,Elma的啞忍又是否理所當然?但劇情發展下去,對Ennice的性格了解愈多,就不由自主地多了幾分寬容。畢竟,愛情也不只是是非黑即白。相比之下,Jake Gyllenhaal就有點比下去了,Jack的眼神雖然時刻的迷人,就是少了點幽鬱。

說開怪人,「斷背山」應該深得酷兒理論(queer theory)支持者歡心。一來荷里活本來就甚少男同志電影,二來這個愛情故事,實在寫得太「普通」,「普通」如一般愛情故事無異。酷兒理論一直希望打破同性戀和異性戀的二分法,企圖建立一個多元價值,無需傾向一個固有價值觀的社會。Ennice與Jack沒有分「男」「女」之角,沒有我們實現「gay佬camp camp地」的預期,他們很多時也很暴力、很男性化,除了性取向外,他們與一般西部牛仔無異,無論戲裡戲外(!!),都吸引女士的眼球。那種「普通」,也許是一眾酷兒期待已久。難怪「斷背山」上畫之時,有同志組織籌款於報紙刊登廣告鳴謝製作人員。

"transforming countless lives"有酷兒,也有普羅大眾。「斷背山」當年得到無數獎項,亦得到大眾認同,成為美國史上愛情片票房的第八位。愛情,不一定要是主流,才能打動人心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