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

「夏日的麼麼茶」的文化工業

難得一天的假期,和小菲吃了一個免費午餐。陽光普照,特別想去沙灘。說起沙灘,竟然說起了「夏日的麼麼茶」。多得有線電視不時重播,我兩竟對這齣愛情小品電影,留下深刻印象。重點是,我兩非常認同陽光與海灘的浪漫,最好還是有個美男(小齊?!)唱一下情歌!

「對面的女孩看過來」、「浪花一朵朵」、「快樂不快樂」,歌詞也差不多背了出來。

我們斷定,那種情調,就如電影般,令人如癡如醉。


2000年的「夏日的麼麼茶」上畫的時候,我只有十四歲,那懂甚麼文化工業?只懂投入劇情,把沙灘、美男、結他全收進小小的腦袋裡。當年套票房勁收2100萬,帶紅了拍攝地點樂浪島,也令任賢齊的country songs打進了香港市場。

愛情小品可說是文化工業裡最賺錢的其中一員,不用極大的製作,寫個簡單的起承轉合,找個靚仔、靚女、靚景,基本上已贏了一半。所謂的「文化工業」,其實是由德國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(Theodor Ardono, 1903-1969)提出的。他認為媒體製造出來所謂的「大眾文化」產物,如電影、音樂等,皆是計劃製造出來,而目的單純是為了刺激消費而從中獲利。作為消費者,我們不知不覺接收了資本家設定的「意識」(如沙灘代表愛情),也不知不覺地被吸引去加強消費(到外地旅遊)。事實上,自從「麼麼茶」上畫之後,前往馬來西亞樂浪島的遊客不住上升,酒店的價格亦隨之加價,大大促進當地的旅遊業。(如此清楚,是因為我剛剛也surf過一次!很想去啊!) 我們不是阿mi般有個海灘需要出售,也不是如小齊一般是個玩世不恭的青年才俊,只有努力工作,賺錢去外遊過一個「浪漫」的假期。

明白了是這麼一個「愛情毒藥」,卻仍然死心塌地地樂在其中,正是文化工業之威力。近年怕票房不穩,紛紛有電影拍續集。「夏日的麼麼茶」也事隔十年,也於今年開拍第二集了,說的是兩人的婚後生活,當然就是說不是happily ever after,也當然最後還是要happily ever after。其實劇本真的不是重點,怕的是經歷10年歲月的兩位主角,還是夏日的麼麼茶嗎?

1 則留言:

  1. 文化產業能夠打進大眾文化裡,定必是有這個空間,才能「打」得進來。有這樣的大眾,才有這樣的媒體。夏日的麼麼茶不會打進歐美市場吧,但無間道卻可以。歸根到底,都離不開商業成份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