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大學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大學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

我的老師

其實在大學裡,能夠有一個老師,在每一年自己的生日之裡,都說要請你吃一頓的,也算是不枉過了。我不能說自己人緣好,倒是碰上了合眼緣的,我會盡力的示好,不分男女,所以深交的朋友比較多(也坦白點說,的確是有相對比較多的追求者......)。這位老師,是我大學男伴費高介紹的,沒有他,沒有撮合得到這一段感情。幸好,老師看不到這篇廢話,看到一定反胃,因為她自己的粉絲眾多,也不容我「懶熟」。

飯桌上,我跟她說,我怕死了那些女人的timetable(所謂30歲前結婚生子......下省百字),好像向一眾女大學生判刑,7年後,你的人生將會完結,好趁「光陰仍在,努力發奮」。她提起那些,她所謂有了孩子生活仍過得很好的老師,說了些連她自己也說服不了自己的話,我只給她白眼,她吃吃地笑,同桌的淑姐畫龍點睛,「我們早已看穿了你」。

是的,從year 2開始第二星期,就感覺這個「手圓臉圓, 貌似麥玲玲」的老師(她自己說的),既聆聽你的觀點,同時又能令你想深一層,令我頃刻對她 的課著迷了。慢慢我才明白,我一直以為自己很特別的想法,其實只是不合乎大家對女性的期望,儘管一直以來我的女性外表,幫了我很多,但我的reluctant,令我讓人感覺我是take-it-for-granted,覺得我不受本份,覺得我理想與實際距離甚遠。

明白了道理,我學懂了調節。一邊我學會了敏感身邊一眾女孩子(和男孩子)的需要(其實有時也有壓力),一邊,我剪了多年的長髮,的確,我想change,是時候改變一下被照顧的形象(儘管在男友眼中,我還是那樣需要他照顧。就是想讓他一個看到這個image啊! (不好嗎?~))。

人說最好的老師不是教曉你很多的知識,而是引導你不斷去思考,去成長,去懂得自己去發掘真正的智慧。當你真的遇上了,的確是一個很微妙的過程。我感恩,讓我遇到她。

回到學校,還在對話當中,她一句「拜」轉身開門入房。原來對著她真的不用有女孩子的神經,我也樂得轉頭就走,來得瀟灑。

大學四年,就這樣就邁向終結。以為還有一點像中學似的眼淚,或許人長大了,明白甚麼帶得走。

2010年3月22日星期一

大學的價值

到了學士的最後兩個多月,談起大學價值起來。一班老師都興致勃勃的發表意見,一邊讚揚中大的人文精神的傳統,一邊旁敲側擊的論校政。他們慨歎,中大成為香港最後一間「校長由民選變成委任制」的大學,只可幸仍有一班小數教職員願意捍衛「大學價值」、組織工會、成立教育關注組。他們痛心疾首,高層將大學教育變成產業,講求成本效益。在他們的理想中,人文價值才是重心,學術自由無可退讓,深信「大學價值」需要進一步深化討論,因為「價值」才是教育的重點。


不過,大家所謂的「價值」,或許也是則重人文精神的「價值」,與那些高層的「價值」只是觀點與角度不同而已。

即將畢業,感受特別深。

毫不否認,這幾年大學開闊了我的眼界,我遇到很多啟蒙老師,也作了不同的嘗試,同學之間的討論不算熱衷,但也有探討的時候。可那種「追求價值」的「後遺症」,也就是面對現實的恐懼,和一無是處的感覺,已去到縈繞不散的地步!稜角依然的多,不是一件工作的好材料,其實,很怕找工作會「洩底」。讀理科的我,其實很愛科學,常常覺得自己選錯科。不斷問自己:這四年,是白過嗎?

那些那謂的「價值」,在面對現實之時,我真的有懷疑「價值」有多重要?行政人員怕中大被邊緣化,其實也很合理......至少,是合理的「憂慮」啊!如此否定了他們對大學的「一片苦心」、否定他們的「價值」,其實並不合理。


很認同校友阿東的說法,說「價值」不在乎談論,更重要是實踐出來。你可以感覺自己「價值」祟高,他也可以有自己的顧慮,大家既然都是關心中大,接下來的問題應是如何在意見中取得平衡。

記得兩年前訪問校長劉遵義,從中大鬧到滿城風雨的話題說起,由情色版到校園發展,當年感覺學生報一面倒攻擊校政,倒是沒有聽過校長現身說法,<<大學線>>應該為中大人、為公眾梳理好一個故事來。作為一個編輯,我非常肯定我是有一定的偏見,今日再閱文章也非常肯定,我已將我眼看的校長,表達出來:他就是完全不講「人文精神」的校長,他說效益、講賺錢,他一意孤行、我行我素。在一個籌找經費的角度來說,他可說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校長,但對於中大人來說,他帶領中大的方針,可說是一個錯配。

老實說,我不相信,每一個中大人也注重「價值」遠高於「大學排名」,也不相信,所謂的「價值」就能否定大學運作的經濟考量。我想做的,就是將「這麼一個校長」展示出來,你喜歡與否可自行決定。

結果,<<中大學生報>>指責我們淪為校長喉舌,還說我們經驗尚淺,被人「利用」也不得而知。當時大部分也叫我一笑置之,可如果那天我選擇發起筆戰,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的「價值討論」。世上的言論自由,不是「順我者倡,逆我者亡」,「gut屎」不是應該在報導上強加於人身上。

那天的控訴,其實是一種「價值欺凌」。

這種欺凌,不應出現。


*********
我不是一個新亞人,但於人文館度過幾許寒暑,也多少對「人文精神」起了祟敬,儘管「中庸」依然是我一直的看法,臨別校園,好好看看新亞校歌,思想價值與現實,堅持與妥協中間,其實有甚麼。

山巖巖,海深深,地博厚,天高明,人之尊,心之靈,廣大出胸襟,悠久見生成。
珍重珍重,這是我新亞精神。
珍重珍重,這是我新亞精神。

十萬里上下四方,俯仰錦繡;五千載今來古往,一片光明。
十萬萬神明子孫。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有聖人。
珍重珍重,這是我新亞精神。
珍重珍重,這是我新亞精神。

手空空,無一物,路遙遙,無止境。
亂離中,流浪裡,餓我體膚勞我精。
艱險我奮進,睏乏我多情。
千斤擔子兩肩挑,趁青春,結隊向前行。
珍重珍重,這是我新亞精神。
珍重珍重,這是我新亞精神。

(MONDAY.COME乃由JLM教授發起,在中午時間,相約師生聚頭對話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