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

MIT的創意

香港常說搞創意產業,搞來搞去都只是搞了氣氛,搞不好硬件。當然,由無變有需要時間,但學習就要從最高學府吸取道理。

麻省理工MIT的Media Lab你或許沒印象,但當我們說起他們的產品,包括可摺合式的city car、剛推出市面的社交機械人、沒有小腿的教授研發的義肢.... 你會眼前一亮。
可摺合電動車CityCar
社交機械人
沒有小腿的教授Hugh Herr研發的義肢.

今年新上任的實驗室總監伊藤穰一昨日到港大演講,講及media lab的運作與成功因素。「Media Lab的成立本是為了收容那些與現有學院格格不入的人,但現在就變成跨學科的研究所。我們很幸運是學校唯一一個跨部門,兼自行發配研究資金的實驗室。正因為跨部門,當Hugh Herr發現安裝智能義肢後,引發神經再生,我們立刻可以找實驗室內的組織科學家與他們合作。

伊藤本身是第一代的互聯網人,亦是免費瀏覽器Mozilla Foundation的參與者,並是鼓吹資源共享組織Creative Commons的台柱之一,他認為只有「分享」,才會令創意流轉得快,集思廣益,更令創意無邊界。因為你不熟悉的範疇,總有人幫忙。

當年互聯網誕生,就曾有兩爭論,究竟是政府和大財團主導研發,客戶再付費使用,還是容讓用家自由發揮,集思廣益,看看帶來甚麼效果,再一步步修正:「Google的出現成本極低,但如果給大電訊公司做,可能用上10年都未必成功。」

從互聯網亂中有序,再從錯誤裡修正的經營模式,有Google、維基百科、Youtube、Twitter等等,而大家眼內看為「潮物」的蘋果(因為他不是網站,而是硬件商出身),走的封閉路線正是異數。「Facebook見自己的data愈來愈有價值,難免有走封閉的壓力,但他們忘了,facebook的成功,是資訊開放所成就。」

伊藤建議學生(其實是生活大道理,所有人適用),亦不需要太在意按計劃而做,因為反正所有事的效果,永不在自己計劃之內:「Youtube初起步的時候,只是一個給人放短片尋伴侶的網站,當然完全不受歡迎,但他們後來見myspace大受歡迎,於是將youtube功能置入myspace,結果一炮而紅。」

「日本人每一天都有固定會議,這些會議不會帶來創新。」他與大前研一一樣,痛心疾首國人忽略創意:「不要因為局限自己,以為自己的想法別人都有,就放棄不去想去做。我們太多人進入大學,目的只為拿張紗紙離開大學,找份好工作。而賺錢的工作,往往只是每天重覆做一樣的事情,那時你就會不停問自己,我在做甚麼。」

「我們的幼稚園教育很好的,讓你玩讓你嘗試,一上到小學就出問題。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學化學,而不是寫程式?我們(media lab)想表達,其實人生不斷都是幼稚園(life-long kindergarten)。」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